雖然向志愿軍捐贈物資也在定期進行,但利用國慶紀念活動,調動人民的愛國熱情和國際主義精神,物資捐贈已經形成了一場盛大的運動,并在短時間內為朝鮮戰(zhàn)爭籌集了大量物資。
國慶節(jié)是現代民族國家出現后,為紀念一個新民族的誕生而設立的紀念日。這也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政治節(jié)日。國慶紀念具有豐富的面部特征和重要的政治意義,如法國大革命后的革命紀念日和民國時期的雙十節(jié)紀念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鞏固新政權,增強人民對新政權的認可,動員人民進行經濟建設是當務之急。作為紀念新中國誕生的國慶節(jié),它也成為政府凝聚認同、表達政治訴求、動員人民的重要場所。
學者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國慶進行了探索,但這些研究大多從政治學和新聞學的角度來考察國慶紀念的意義。在國慶紀念活動中,關于人民對新中國的認同和群眾動員的討論還不夠充分。
基于此,本文擬以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國慶紀念活動為中心,考察新中國政府如何紀念國慶,如何通過國慶紀念活動動員民眾,以及民眾如何在紀念活動中表達對新中國和新政權的認同,以揭示建國初期國慶紀念活動中的節(jié)日、身份認同和政治問題。
1、含義
1999年5月,中國首次實行七天長假制度。一年三個黃金周(五一、國慶、春節(jié))的概念是2000年6月國務院[2000]46號文件發(fā)布后引入的,但后來只保留了春節(jié)和國慶兩個黃金周,五一改為小長假。
因此,可以說,中國的國慶假期正式開始于2000年,國家旅游局也從2000年10月開始實施了假期預報系統(tǒng)。
2、習俗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,通過愛國捐贈、生產競賽、加大生產和保護運動,動員全國人民,不斷落實中央關于把紀念國慶、動員國慶作為慶祝國慶的重要方式的號召。
1950年10月,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鮮作戰(zhàn),標志著朝鮮戰(zhàn)爭的開始。之后,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(fā)動了大規(guī)模的人民動員,支持在朝鮮的志愿軍。國慶紀念活動也成為動員人民群眾向志愿軍捐贈物資的重要場所。1951年國慶節(jié)前,全國開展愛國捐贈活動,作為迎接國慶節(jié)的禮物。北京各政府機構、組織和各界人士發(fā)起了一場迎接國慶節(jié)的捐贈活動。
截至9月15日,飛機和大炮的認捐金額已達1035億元,實際捐贈總額357億元。其中,認捐資金可購買69架戰(zhàn)斗機。
北京啟源茶坊的員工決定提前6個月完成捐贈計劃,作為對國慶節(jié)的致敬,以使“店員”飛機盡快起飛,支持志愿軍打敗美帝國主義。隨著國慶節(jié)的臨近,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在積極籌集飛機和大炮的資金,以迎接國慶節(jié)的到來。上海老閘區(qū)商業(yè)社區(qū)的光榮戶們打出了“捐飛機、捐大炮支援前線,先付先付,出力出力,最光榮!”的口號,其中,店員為飛機、大炮捐款20億元,迎國慶已完成50%的資金。西安39個行業(yè)、8個市場開展愛國捐資捐資大賽,決定捐贈10架戰(zhàn)機。80%的捐贈計劃將在國慶節(jié)前完成。截至9月29日晚,天津各界累計捐贈800億元人民幣,完成了“93”紀念大會擬捐贈的100架飛機的一半。